訊息公告

恭喜本系 廖宇慶教授 獲選109年『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士』!

版本紀錄:

2021年3月25日_第二次更新。

2020年4月27日_第一次更新。


一、頒獎照片(本照片由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提供,2021年3月19日攝)


圖二、2015年參加西南氣流觀測實驗與陳台琦老師合影於高屏溪畔。


宇慶老師的研究興趣是雷達氣象、中尺度氣象、資料反演與同化、定量降水預報、地形降水機制等。近年來根據台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觀測條件的優勢與限制,重新設計出有別於國際上傳統思維的多元資料反演與同化方法,可計算出複雜地形上高時空解析度完整的三維氣象變數場,並已將這些方法應用於劇烈天氣系統的診斷分析、強降雨形成機制的探討、以及改善山區即時降雨預報的準確度等課題上。


廖老師所發展的雷達風場合成方法,於2018年被韓國氣象廳(KMA)採用,提供該年平昌冬季奧運會期間比賽場地的即時風場分析,目前KMA更進一步將分析範圍擴大到朝鮮半島全境。此外,台灣及韓國多所大學的學者也採用廖老師的方法在他們的科學研究上。

廖老師於2008年擔任計畫主持人,與中大雷達氣象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共同努力,建置了台灣首部移動式雙偏極化都卜勒氣象雷達(TEAM-R),並負責後續的維護與運轉迄今,為維繫台灣觀測中小尺度天氣現象的能力貢獻心力。TEAM-R自建置以來,與國內各大學和作業科研單位合作,至台灣各地執行各項科學觀測任務,2015年赴五分山雷達站支援北台灣的觀測空窗,2017年出國參加平昌冬季奧運觀測計畫ICE-POP的先期預備實驗。中大代表台灣,為11個參與實驗的國家中唯一來自副熱帶的研究團隊,科研能力受到肯定。

由於上述原因,廖老師於2020年當選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士。



圖三、使用廖宇慶老師所發展的反演法,解析出天氣系統內的三維運動及熱力場,圖為針對一登陸階段的颮線系統,利用雷達資料所求出來的沿地表和山脈的(上圖):風場(箭頭)及垂直速度場(等值線),其中觀測的雷達回波以色階表示; (下圖)氣壓擾動場(等值線)及位溫擾動場(色階)。摘自 Liou et al. (2019, MWR) 。